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

二十一世纪教育新策略


目前,面对教育、课程、学习......倾向以「考试为主导」,逐渐失却了「以育人为本位」的价值意义,有需要尽快作出修正。依我之见,不论是教育意向、课程目标、学习范畴,都有必要重新筹划及编排,尤其是科目统整方面,需要注意实际性、灵活性和衔接性等等。由此之故,我写下了这个「二十一世纪教育新策略」,望能勾勒出未来发展方向,如下:

学龄
教育阶段
教育范畴
课程目标
主修
副修
教学形式
3-6
四年幼小[①]
体群美
语言交流
(母普)[②]
(母英)
数算、术劳、音体
活动为主
7-10
四年高小
德智体群美
语文运用
()、英、数[④]
德育护理、绘音体
活动、讲学
11-13
三年初中
德智体群美
基础知识
中、英、人文社会综合科、理工自然综合科
德育护理、绘音体
讲学为主
14-16
三年高中
智体群美()
专科知识
中、英、人文社会学/理工自然学x2-5[⑤]
经济管理学/健康护理学/x2-5、绘音体
讲学、讲座、遥距
17-20
四年学士
(德体群美)
专业知识
专业选修学科
讲学、讲座、研究
21-23
三年硕士
专业研究
专业研究学科
研究为主
24
四年博士
学术研究
专业学术研究学科
研究

华大学博士生谭显宗2011年初拟




[①] 所谓「幼小」,是指幼儿园纳入小学,按居住小区分配入学;从幼小至高中,实施十四年免费国民教育。
[②] 所谓「母普」,是指该小区日常生活仍沿用地方语言(母语),例如香港母语是粤语,建议「中文科」灵活实施母语与普通话(母普)──双语教学。「幼小」阶段实施(母普)双语教学,以3/7至1/9比例为指标;升到「高小」就可以实施「普通话为主」的教学,这样小学阶段大多数学生已能达至普通话沟通的能力。再到初中则按学生个别成绩(升中以「语文运用」评核派校分班),及其所选派学校的语言教学传统,而实施母语或普通话教学。中学阶段「中文科」最理想是母语教学,若普通话能力弱的,安排周六普通话听说辅导班。
[③] 建议「英文科」灵活实施母语与英语──双语教学。升到高小可以实施以「英语为主」的教学;再到初中则按学生个别成绩(升中以「语文运用」评核派校分班),及其所选派学校的语言教学传统,而实施中英双语或英语教学。中学阶段最理想是英语教学,若英语能力弱的,安排周六英语听说辅导班。
[④] 评核方面:高小和初中结业前在校内进行一次性的「标准评核」;而高中结业前进行「公开考试」,目的是按成绩表现安排派校分班取学位资格。「中学」评考名落孙山者,又或有兴趣者,可转职业导向性学校。
[⑤] 选科方面,可选「单主修」或「兼副修」两种。「单主修」可选「人文社会学」(文科)或「理工自然学」(理科)其一;「兼副修」可选主修其一,以及「经济管理学」(商科)与「健康护理学」(护科)其一。选科数量方面,可按个别学习兴趣及程度,一般选2-5科目,例如「人文社会学」提供文学、史学、哲学、地理、心理、艺术美学、社会法学、新闻传播、宗教民族、国际关系、外语等科目。

1 則留言:

  1. 香港教育局是無知!還是「大話精」!!
    香港中學明年複教「文言」課,用普通話還是粵語較理想呢?自一九九七年,香港教育局常提及母語教學是最好的,你不妨上教育局網站看看,多的是,但不知為何中文科以普教有計劃地持續佔領粵教,難道是他們不懂何謂「母語」嗎?我相信來過香港的大陸人都知道什麼是香港的母語──粵語。香港教育局是無知!還是「大話精」!!
    眾所周知,粵音較能上通唐宋及之前韻文(文言),非普通話所能及(這裏並沒有貶低普通話作為方便現代人溝通共同語的功能)。不過,看來香港這些官員,又或是所謂學者,以權、威壓倒教育,香港人的中文低沉粵語沒落已成定局了!
    香港不僅是學生中文水準每況愈下,年青老師的中文水準/識字也愈來愈不象樣,你不妨試試拿大陸幼兒半年能學讀《中華字經》四千字來考考他們,結果自然得知。但你千萬不要考他們的文言篇章或知識,有很多年青中文老師確實不一定讀過的!你計計文言課消失多久就明白,這不用測試。絕不是那些官員說會就能得,究竟是無知!還是「大話精」!!
    (請注意《中華字經》四千字繁體粵語版將面世,又將推出香港高中文言自學材料十二課,目前你可先看看舊有的「唐詩創作現代版」認識粵音如何有效自學寫唐詩。)

    回覆刪除